302 Found
TI5受邀解说LD长文:努力相伴 终得回报
[MOBA论坛] [已跟帖条]2015-6-29 16:33:31 作者:St.Lover_SG|译 来源:网络
可我,一贫如洗,只有梦;
我把我的梦铺在了你脚下;
轻点,因为你踏着我的梦。
——叶芝
时过境迁
我从未想过要在国际邀请赛上解说。2012年,当我致力于撰写评论时,那只是个业余爱好。那时我在费城有一个全职工作,有朋友和家人,还有我的生活。当时我只是为了乐趣,出于对游戏的热爱做这件事,并未奢求其他。我很开心有机会能够与全世界的爱好者分享我对dota的热爱。
到了2012年国际邀请赛对我来说一切都变了。是运气?是命运?是努力?以上皆有?还是什么其他的东西?我说不出来。无论是什么,我都受邀请来解说国际邀请赛主赛事。而这之前我可从未参与过电子竞技赛事的直播。妈蛋,我仅有的公开演讲经验是高一时竞选过班长,那次我的手抖得太厉害,连拿着的讲稿都看不清了。(无需多言,我竞选失败了。)
突然,我身处贝纳罗亚音乐厅的舞台,面对2000多现场观众和全世界数以百万计观看直播的人们,而此时离我刚开始解说不到6个月。那时我的Twitter收听人数和其他的工作人员一比只是九牛一毛,这使我诚惶诚恐。但我既然已经受邀来到这里,日以继夜地研究参赛队伍,我将和Lumi一起向世界展示我们的能耐。我坚信。
自从三年那意义重大的一周以来,DOTA圈的发展是我们谁都没能预料到的。强队如同古老帝国一般兴起而又衰落。传奇选手退役、结婚、退出DOTA圈,又为寻回旧日荣光而归来。
对于评论员和解说,许多东西也改变了。

柳暗花明
TI4是标志着Valve对于台前幕后工作人员重视与否的分水岭。TI2时,我们有一个四人桌,三队二人评论小组和几个采访人员,仅此而已。TI3时,Valve找来了了主持人KaciAitchinson,其他的东西却没多大改进。但到了TI4,Valve戏剧性地扩大了受邀者的规模与多样性。赛事评论员第一次出现在小组赛阶段中,从未在现场直播的赛事中解说过的解说员被扔到麦克风和摄像机前,我们连专门OB的人都有!
尽管过程不是一帆风顺,或许去年有些被邀请的人还不太适应他们的工作,但我还是认为Valve做到了。从TI2我被邀请至今的这两年中,环境已经变了。受人追捧的解说不仅仅是因为乐趣,爱好或者对游戏的爱来时不时地解说几个小时,那时他们还在在追寻梦想。如今这个游戏成长了起来,他们发现自己热爱的那个游戏已经可以成为自己成家立业的平台。
通过增加受邀人员的名单,比如邀请创意工坊的作者们,我感觉Valve终于开始明白国际邀请赛不仅仅是为了粉丝和选手举办一个优秀的赛事,而是应当奖励每一个为这个游戏作出贡献的人。

长夜漫漫
有一小部分优秀的解说参与到许多的大型赛事中,积累了一定的人气,他们不必过于担心自己会不会没有被邀请。但世上没有什么事是板上钉钉的,我认为没有谁会想当然以为自己一定会被邀请。更何况对于这些优秀的解说来说,即使不被邀请也不是世界末日。他们仍然可以退而求其次去主持小型演唱会,拉赞助,搞个人直播间,有些人还可以回去打职业。
对于剩下的人来说,他们能做的只有担惊受怕。我不知如何开口告诉你解说、主持人和分析师们在四月到六月间要承受的压力。受邀就能出人头地,否则只能继续默默无闻。年轻的解说们可以暂时待在家或者学校里,明年再卷土重来。但也有很多人无法做到这样,他们还有一大家子要养活,没能受邀可能意味着他们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梦想转而去谋求一份稳定的工作。
解说们没有预选赛,没有双败赛制。如果你今年没能受邀,兄弟,祝你明年好运。经过一年紧张劳累的工作后,解说们排着队,等待着Valve的“审判”。就像邀请队伍一样,这个过程十分残酷,谁都不知道为什么是这些人被选上。没被选上或者选上了但是专业不对口的人也无处上诉。
当然,你可以猜,那些没能受邀的人也是这么做的。是因为我那个荤笑话?还是我发的Tweet冒犯了Valve的人?我要再多解说些比赛么?是不是我说话不够有趣?是不是讨厌我的水友太多?鬼知道。
看大神和妹子直播 尽在游久网直播聚合中心:http://tv.uuu9.com/?game=dota2